有時在電視上看到台灣現在的戲劇或電影,常常不到五分鐘就想關了。想關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對白讓人尷尬出戲、劇情安排邏輯怪異,或是節奏緩慢到讓人昏昏欲睡。遇到這些情形時常讓我思考,究竟問題出在哪裡?
有別於一般的劇本教學書,拆解成台詞、角色設定或節奏等部份分別講解,《故事的解剖》反倒是從結構的部份開始談起,類似武俠小說中的心法,再華麗的招式若未搭配相同的心法,只會讓故事變得難以下嚥。
從瞬間到永恆,從腦中乾坤到浩瀚銀河,每個角色的人生故事提供了無窮的可能。大師之所以是大師,就是只選擇某些片刻,卻足以呈現角色的一生。p.36
角色在壓力下的選擇
我們深入認識角色的唯一方法,就是透過他們在壓力下的選擇。p.108
拿日本輕小說界之前一度廣為流傳的轉生異世界題材來對比就知道,如果主角一開始就擁有又酷又炫的開掛技能,即便一開始故事很新奇有趣,但到後面就會流於形式,讀起來索然無味。問題就在於角色沒有遇到壓力,因為所有阻礙都可以靠主角的開掛能力解決,讀者變得毫無期待。
為什麼要講究故事的結構,因為要提供角色不斷上升的壓力,迫使角色陷入越來越兩難的局面,甚至必須冒險和抉擇。角色願意承擔的風險越大,獲取的報酬價值就越高,無論那是金錢、名聲或滿足感。在這追求的過程中,角色的本質開始顯露出來,也真正地在螢幕上活了過來。
所以角色的設定必須有可信度,也必須恰如其分,讓觀眾相信角色有能力、有意願,也有動機做出他即將做出的選擇。甚至設定的好的話,角色自己會演起來,宛如在作者眼前上演。
作者想對觀眾說什麼
古人用詩詞表達心中所念,畫家用各種繪畫技巧來展現看到的世界,其實電視電影劇本甚至小說也是一樣的,是作者用來向觀者展現想法的工具。透過角色的設定、情節的安排,讓故事中的角色代表作者說出想說的話。但不只是透過訴說台詞來達成,而是透過角色的活動來證明。
電視電影是一種視覺的創作,其中包含了動作、表情、場景和運鏡等元素。如果只是單純的讓角色用說明的方式講出故事的意義,那這故事將變得頗具說教感,可以說是大部份日劇的通病。必須讓觀眾理解,甚至相信,你所寫出來的故事是人生的真實隱喻,是帶領觀眾認識自己觀點的工具。只呈現,不明說,在有限制的情況下,將想像力發揮到極致,創作故事時,也一併創造了證據。也可以說,結構是一種修辭法。
《故事的解剖》裡談到好的故事較少強調發生了什麼,而是著重在角色間的互動,故事引發的反應,以及讀者能從中得到的體悟,這是作者向觀者展現自我的方式。語言文字是展現自我的工具,而非徒具裝飾用途。而拙劣的故事靠的是提供觀眾資訊而不是體悟,更糟的是利用大量的旁白來推進故事,這項缺點我認為是台灣影視作品的通病,製作的人缺乏用視覺展現故事的功力。
如果我們逕自號稱影像「具象徵意義」,就會破壞它們的效果,但若讓它們悄悄、漸漸、低調地潛入故事的講述過程,就能深深打動人們。p.295
故事的意義
雖然沒有明說,但我認為作者提倡從結局發想整個故事,和從結果決定故事的價值。我們要審視故事的結果並詢問自己,這個結局給主角的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價值取向變化,以及用什麼緣由、力量或方法帶來變化。這兩個部份結合起來,就成為故事的主導意念;換句話說,故事自會帶來意義。不要將意義將加於故事,不要從概念衍生戲劇行動,而是反過來從行動中產生意義。
還有一點,也許在創作故事的過程中我們發想了很多情節、找了很多資料,但未必都要留在作品內。點子一點都不珍貴,故事才是。我們要做的不是開始寫作,而是讓寫作持續,使得新的靈感不斷產生,這樣才可以讓故事找到前進的方向。寫作即是發現。
若無法藉由人類各種抉擇與行動的全然真實因果關係來呈現某種觀點,這就是創作上的失敗,再多聰明的話語也無法挽救。無論用對白或旁白來解釋作者的想法,都會嚴重降低電影品質。p.118
故事的節拍
節拍也是劇本創作中相當重要的一個部份,因為演員必須在有限的時間裡,用情緒、表情或動作等視覺化表現將故事呈現。有看過歐美戲劇或電影的人就知道,常常演員的幾段話,或是幾個動作,背後就能夠包含大量豐富的資訊,無需角色自顧自的解說。
無論是發生了什麼、得到了什麼樣的回應、看見了什麼、說了什麼、做了什麼等等,在讀者閱讀時應該讓他一同體驗故事裡上下起伏的人生,直到和作者一同陷入深沈的情緒裡。我認為這些原則就算是小說也一樣適用。台詞寫得好,節拍就寫得好,場景就寫得好,故事就寫得好。
書中大量擷取《唐人街》的片段來說明節拍的重要性。故事的節拍在兩個角色間來回,彼此幾乎都只用一句台詞回話,台詞的厚度卻張力感十足,令人讚嘆劇本的創作者深厚的擬台詞功力,也讓人從中感受到電影的視覺表現和小說的文字表現是兩回事,所需要的創作功力不同。事實上不只是說明節拍,作者還用《唐人街》舉例說明了很多創作劇本時需注意的地方,這也讓我對這部 1974 年的電影產生興趣。
改編
談改編的部份也相當精采,值得細細品味。同前面所述,說故事有不同媒介:文字、劇作和屏幕,每種媒介有它獨特的力量和美感。若只是單純將文學作品改編成戲劇,而忽略了戲劇特有的的視覺化美感,只會將一流作品變成下一流的作品。反過來說也有改編得很好的,例如一級玩家和火星任務,是小說和電影都具一定水準的作品。
你得把孩子再生一次。p.359
後記
《故事的解剖》談的東西又廣又深,實在很難用單獨一篇讀書心得概括之,甚至讀完一次只讓人深覺不足。不過在看完本書後,會讓人對什麼是「好電影」有些概念,也想把書中用來舉例說明的那些電影都補完。對我來說,電影不再是電影,我會在觀看發現不對勁時開始思考,如果是我的話會怎麼寫,要透過哪些行為、契機和場景讓角色走到結局才最合適,也最能帶出電影所要述說的意義。看完《故事的解剖》後不代表就能寫出好的電影劇本,但至少可以讓你知道不好的電影缺點在哪裡,以及如何改進,甚至小說漫畫都可以用這本書提到的好的故事的原則一併審視。
最後,作者除了這本《故事的解剖》外,還有一本《對白的解剖》,可惜只有後者有電子版,希望有生之年可以收藏到前者的電子版。🌵
書籍資訊
- 書名:故事的解剖:跟好萊塢編劇教父學習說故事的技藝,打造獨一無二的內容、結構與風格!
- isbn:9789865671068
- 作者:Robert McKee
- 評分:5/5
延伸閱讀
- [心得] 《週末熱炒店的編劇課:零經驗也學得會!前所未見的小說式編劇教學書》
- [心得] 《推理寫作祕笈:暢銷作家傾囊相授的終極書寫心法》(Writing Mysteries)
- [心得] 《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
- [心得] 《火星任務》(The Martian)
透過以下連結購書,該平台將會給予我一定比例的回饋金,而您無需負擔任何費用。
- 電子書
- Readmoo:故事的解剖:跟好萊塢編劇教父學習說故事的技藝,打造獨一無二的內容、結構與風格!
- Taaze讀冊:故事的解剖:跟好萊塢編劇教父學習說故事的技藝,打造獨一無二的內容、結構與風格!
- 博客來:故事的解剖:跟好萊塢編劇教父學習說故事的技藝,打造獨一無二的內容、結構與風格!
☕~有興趣的話,歡迎參考我的出版小說!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