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

在讀完《阿拉斯加之死》時,我的心中對於克里斯這個年輕人產生了很多複雜的情緒。他既不想成為社會,又不得不依賴社會的一部份;直到付諸實踐後,卻又不小心把自己的命也脫離掉了。我不會說他有勇無謀或是計劃不夠周詳,畢竟周詳的計劃,就代表不得不依賴這個社會才能活下去,那與他當時想達成的目標完全相反,只能說他太小看阿拉斯加的野生環境,還有運氣實在太差了。

這麼多人活得很不快樂,但卻不主動改變這種情況,因為他們受到安全、服從,保守主義的生活制約。這樣的生活雖然表面上能夠給人心靈上的寧靜,但其實安全的未來最傷害人心中冒險的靈魂。人的靈魂中,最基本的核心是他對冒險的熱忱。P.89

作者盡力收集了克里斯流浪時的一切,讓我們從他留下的隻字片語、旅途中遇到的那些人事物與他留下下的那些遺物,能夠由外而內地去想像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讓這個年輕人越逃越遠,甚至不惜逃進阿拉斯加的曠野中。

我認為最大的原因,是父母沒有好好聽他在說什麼。當自己說的話不被父母重視,自然而然會對其失去期待,可是父母還是期望克里斯能夠成為他們想像中的那個克里斯,反而讓自己的兒子越逃越遠,甚至不想相欠,避免給對方主動連繫的理由。但另一方面來看,克里斯這個人也很矛盾。既不想與過去有連繫,卻又時不時地寫下日記,期待有什麼人可以看到自己活著的證據。所以整個過程中,我們不斷看到克里斯一直在逃,從父母身邊逃離,從路上遇到的那些想跟他連立情感連結的人們逃離,以及從這個社會逃離。

但他們卻忽視我的話,以為我會接受他們買的新車!我會非常小心,將來不再由他們手中接受任何禮物,因為他們會認為已經買到了我的尊重。
「在這之前我們對克里斯究竟做了什麼,一點頭緒也沒有。搭便車的罰單令人不解;他這麼愛那輛車,竟然會拋棄它徒步旅行,真教我想不通。後來回想起來,我實在不該驚訝,克里斯就是那種人,認為除了逃命時該揹在身上的東西之外,什麼都不該擁有。」P.47
第六章中有一封克里斯寫給老人隆納德的信,我讀了好幾次,像是克里斯在對著我喊話一樣。不同於那些開著露營車的遊牧民族,他是自願選擇這種不安全的生活。也許追求不安全這行為本身就存在於我們的基因之中,也是人類能夠開創文明的關鍵。隆納德應該有些羨慕克里斯,這個十八歲的年輕人做了他一直不敢去實現的事––冒險,而雖然看起來克里斯很喜歡隆納德這個老人,但離開時也鬆了一口氣,因為他再一次避免了想跟他連立情感的人們,以及隨之而來的所有麻煩的情感包袱。

我們喜愛友情,但我們也無法忍受長時間一直人們在一起。因此我們讓自己失蹤,回來一段時間,接著再次失蹤。P.151

故事的最後,他的父母得到了克里斯的骨灰,但如果可以的話,我猜克里斯連自己的骨灰都不想給他們,只想靜靜待在那台破舊的巴士與阿拉斯加的曠野中。🌵

書籍資訊

書名:阿拉斯加之死
isbn:9786263555358
作者:Jon Krakauer
評分:4/5

延伸閱讀

[心得] 《遊牧人生》

透過以下連結購書,該平台將會給予我一定比例的回饋金,而您無需負擔任何費用。

電子書
Readmoo:阿拉斯加之死
Taaze讀冊:阿拉斯加之死
紙本書
Taaze讀冊:阿拉斯加之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