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便利貼完成一篇讀書心得

學校作業規定要繳交一篇讀書心得,但整本書都讀完了心得也湊不到一百個字,該怎麼辦?

也許我的作法可以供您參考。

閱讀前

準備便利貼

目前使用的兩種便利貼

我會用兩種,長條形(5 x 1.5)和長方形(5 X 7.5),但您可以選擇任何形狀;或是現有的便條紙,最好是具重覆沾黏功能的。

使用便利貼是因為我沒有在書上註記的習慣,並且目前已轉為電子書和圖書館借書為主。

工具盒(隨意)

我有一個塑膠筆盒,裡面放了筆和便利貼,是我專門放寫心得工具的盒子;雖然我也有鉛筆盒,但是覺得獨立成另一個盒子可以讓自己更有感覺,帶出門也方便,撕下後的便利貼還可以貼到上方以便下次再取用。這個就隨意。

心得工具盒

閱讀中

長條形便利貼

當我覺得某句話,或者某個段落不錯,我會在這頁的邊緣貼上一張長條形的便利貼,標記位置。

正方形便利貼

當我對這頁的內容有某些想法時,我會在便利貼上寫下當時的想法再貼上去。可能是短短兩三個字,也可能是長篇大論,甚至只是碎碎念。

便利貼的用法
最後結果

有意識的寫下第一想法

情緒對寫作非常重要,就像如果想要創作情色小說,一定要在發洩前寫完,因為發洩完靈感就沒了。

寫心得也是,看完的當下很容易回想內容,但我們有可能無法一口氣看完,也可能看完以後隔一段時間才開始寫心得,如果只寫短短幾個字,很難回想當時激動的心情,反而變成無用的文字。

因此無論如何,我一定會寫下決定在這邊貼上便利貼的理由,為的是之後能夠讓自己回想起當時的情緒。即使是「這三小?」,也要寫出為什麼。

閱讀後

收集心得

打開一個空白文件,依序將便利貼所標註的名言佳句或便利貼上寫下的文字謄入,並附上頁碼。此時還不會將便利貼撕下,以利後續要再翻回來時可快速查找。

挑選核心概念

一篇文章總是需要一個線頭,所以我們需要為這篇心得選擇一個核心概念。

首先是真的想要寫下來的想法,那我會儘量挑一個涵蓋心得範圍大的,畢竟關聯越多,能寫的東西就越多,寫作也會越順利。

也可能是一句我非常認同的名言佳句。如果只是用便利貼標記位置卻未留下任何註記,當再次看到時,當初的激動感可能已消失殆盡,只能望著螢幕卻不知該從何下筆,所以這也是為何要寫下在這一頁貼便利貼理由的原因。

最後如果真的選不出核心概念,我會參考這本書的目錄,大部份作者會很好的將內容分成好幾個章節,直接把章節名稱拿來用就可以了。但如果是小說類,我會想辦法用一句話來描述劇情,例如一個警察為了正義不得不與昔日的伙伴決鬥之類的。

取捨想法

有時候謄下來的想法千頭萬緒,多到寫不完,反而讓人遲遲無法動筆,因此你必須要進行取捨。

捨去努力的成果總是令人難過,但文章是用來表達想法的東西,如果一篇文章裡有太多想法就變成老奶奶的裏腳布──又臭又長──了。因此挑選核心概念也是為了只需留下符合的想法,並刪去不需要的部份。

如果你真的覺得那些要被刪去的想法很值得細思,可以存在另一個文件中,或是抄在筆記裡,不要浪費它們。

自由書寫

如果你看完整本書,還是擠不出幾個句子,那你可以試試自由書寫術,讓自己的意識無限制地流於空白文件中,可參考我的心得

開始寫作

整理想法

經過挑選核心概念、取捨心得的過程,剩下的那些想法就是我們的材料。但我們必須整理它們,因為閱讀過程中會產生很多想法,一旦收集在一起就變成很多贅字、零碎、不連貫的連篇累牘了。

可以採用小時候就教過的起承轉合法,並將符合的想法填入,或是臨時發揮創意:
  • 起:是什麼樣的情境或時空背景使得作者寫下這本書。
  • 承:再重覆一次上一段的觀點,但使用第二個角度或視角。
  • 轉:有沒有什麼反面的例子或可能性,是值得被討論的。
  • 合:將正面和反面的想法做個總結。
因為是邊閱讀邊留下的想法,所以比起看完整本書以後再來長篇大論會更得心應手,也不太需要回去翻閱查找。

加入自己的想法

讀書心得不是書籍介紹,也不是單純的節錄,更不是在賣書,你是在寫下自己。按前面提到的作法,抄下來的名言佳句也許湊一湊就可以完成一篇心得了,但那是作者的想法,不是你的想法。你也不一定要贊同作者才能完成心得,不認同也可以是一篇心得。

寫作完畢

再讀一遍

畢竟是由雜亂無章的想法組合而成的文章,可能會有很多贅詞、前後不一的情況產生,因此我在整理完後一定會從頭到尾再讀一遍,也順一遍文章,順便校對用詞和錯字。

一篇讀書心得就這樣被拼拼湊湊地完成了。

取下所有便利貼

最後不要忘了,把書上的便利貼都取下,還給書本原來乾淨的面貌。🌵

延伸閱讀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心得

~有興趣的話,歡迎參考我的出版小說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