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血》是一本讓人分不清到底是小說還是真實故事的報導文學,因為情節實在太匪夷所思。這些矽谷人爭先恐後地追求聖杯,期望成為改變世界的下一人,卻不知不覺地踏上由善意--很難說那是惡意--鋪成的通往地獄之路。
每個章節都是一段以吹哨者角度敘述的故事,紐約時報記者 John Carreyrou 按照時間軸,用不同吹哨者的角度為我們揭開故事全貌。隨著時間軸推移,情節只有越來越誇張,很多在我們看來不合情不合理,甚至已經違法的行為一再被壓下,不禁讓人納悶矽谷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地方。
兩種心態
印象中,美國的矽谷應該是許多聰明人的聚集地,為什麼這些人沒有發現 Theranos 的問題;又或者說其實早就有人發現,只是指出來的時候被置之不理、被當成笑話或是被威脅,只因為有很多人相信 Theranos 可以改變世界。在書中我們可以發現,在 Theranos 創立的十幾年間,這種警示並沒有少過,但這些訊息卻不斷地被忽略,原因可能是來自於矽谷新創公司間的兩種心態。首先是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 FoMO),滿手現金的投資人深怕錯過下一個獨角獸,像是 Google 、 Facebook 或 Uber ,因此就算在簡報和試用產品的過程中有些疑慮,也必須比其他人早一步卡位,因為只要錯過一次發大財的機會就會扼腕終生。
再來是作假直至成真(Fake it till you make it),比起研發產品,更多新創公司熱衷於為投資人描繪美麗藍圖。因為相較於投資人的龐大資產,只要投資項目當中的一成是成功的,就可以彌補其他九成的失敗,因此就算產品只在發想階段,投資人依然趨之若鶩。對新創公司來說,先拿到錢比較重要,甚至拿到募資的重要性遠大於研發產品。
害怕錯失機會,是一種威力強大的嚇阻力量。p.150這兩種心態再加上 Elizabeth Holmes 的野心,讓這部荒謬劇更加地荒謬。
我都是為了你好
她有很多可惡的行為:用宗教般的狂熱讓員工為她做牛做馬、用不存在的產品矇騙投資人、用政治人脈與法律的力量讓吹哨者恐懼,但說實在就算看完整本書,我也不認為這些是惡意行為--不過是以她的標準。作者在最終章下的註解完美地詮釋了這樣的心態:「持平而論,我敢說,十五年前她剛從史丹佛輟學時,並不是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詐騙投資人、置病患於險境。根據各方的描述,她有一個真心相信的願景,而且全心投入實現……她的野心太過龐大貪婪,容不下任何干預…」。
有些人認為她這樣的行為來自於本身的反社會人格,看完《惡血》後我也贊同這樣的看法,但我不認為她一開始就是想危害社會,或是對社會進行報復。
抽取些許的手指血液就能做上百項醫療檢測的創新點子,為什麼會引起一堆人爭相追逐,除了可以發大財以外,在美國接受醫療的成本太高也是主因。台灣因為有健保--雖然是建立在醫護人員的血汗--減少我們的醫療負擔,但在美國要看一次病需要付出很高的代價,甚至簡單的洗牙都比我們貴上好幾倍。醫療檢測也是如此。
那些老白男們
所以我相信一開始她是真心想改變這個世界的,只是對於賈伯斯的狂熱,以及期望自己成為改變世界的下一人,這種種的誘惑都讓她的方向產生了偏移。媒體的報導與看似德高望重的投資人士們,更是讓她相信自己正在走對的路,聽不進其他人的諫言。我倒認為那些被騙的投資人--大多是老白男--才是最大問題所在,有人連自己的孫子都不信,卻寧願相信一個外人;不相信專業人士的質疑,反而運用自己權勢來壓迫異議者。只信自己想相信的,這些人才是讓這個騙局發展到這種地步的幫兇。
我相信作者應該有試著去採訪他們,但很可惜在書中我們沒有看到這些人的懺悔。承認自己是錯的比做出對的選擇還要困難。
後記
這是一本非常精彩的報導文學,大量的訪問和詳細的描述,讓人彷彿身歷其境,而且少有作者的主觀意識摻雜,幾乎都是事實描述,新聞報導就該是如此。雖然牽扯的人名有點多,有時會不小心忘記這個人是誰,但完全不影響故事的精彩程度。翻譯通順,讀起來行雲流水、暢快淋漓,一下子就不小心看完了,也難怪它一直盤踞銷售排行榜前十名內。其中有個部份讓我很驚訝,居然有一堆矽谷人用雅虎信箱…?🌵
書籍資訊
- 書名:惡血:矽谷獨角獸的醫療騙局!深藏血液裡的祕密、謊言與金錢
- isbn:9789867778383
- 作者:John Carreyrou
- 評分:5/5
透過以下連結購書,該平台將會給予我一定比例的回饋金,而您無需負擔任何費用。
- 紙本書
- Taaze讀冊:惡血
- 博客來:惡血:矽谷獨角獸的醫療騙局!深藏血液裡的祕密、謊言與金錢
☕~有興趣的話,歡迎參考我的出版小說!
留言
張貼留言